读书笔记 |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...

  • 佛教简史
  • 八不中道
  • 四大皆空

前言:高僧能算命吗?

日常生活的佛教概念

佛教早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比如,两个恋人如胶似漆,有时会说:
“我下辈子还想和你在一起!”——这个“下辈子”,是佛教的概念。

今天两个熟人在意想不到的场合见面了,我们会说:
“嘿,咱俩真有缘啊!”
——这个“有缘”也是佛教概念。

我们要看到坏人倒霉的时候,会说:
“活该!真是报应!”
——这个“报应”也是佛教概念。

不持银钱戒

在佛教最早期,也就是印度佛教那里,有一条戒律叫做“不持银钱戒”,僧人根本不允许接触金钱。不仅不能碰钱,除了衣物等少量生活必需品外,僧人不能拥有任何财产。为了彻底禁止私财,印度佛教甚至禁止僧人劳动、经商。也就是说,僧人连耕地都不允许,必须靠乞讨生活。

但是今天,有的人觉得,到寺庙里捐钱就是信仰佛教的行为,很多信佛的人,遇到造佛像、印佛经的事,都会慷慨解囊,到了庙里也是把大把地把钱放到“功德箱”里。佛寺收费已经成了很普遍的事。

不仅很多信众都愿意捐钱,有些佛寺还干脆推出收费很多“服务项目”:算个命多少钱啊,烧个高香多少钱啊。甚至有的寺庙干脆把自己变成了公司,注册商标,打算要上市了。

“老天爷”

有人遇到自己讨厌的人倒霉,会幸灾乐祸地说:“这是报应!”这个“报应”是佛教概念。可紧接着,这人可能又说:“这是老天爷在惩罚他呢!”

这“老天爷”是什么意思?“老天爷”既不是佛教概念,也不是道教概念,这是一个早在佛教和道教出现之前,中国本土就有的观念:认为“天”是一个有意志的、无所不能的管理者。

佛教不认为有“天”,那么自然,也就不认为由“天”来制定的“命运”。佛教主张的是因果报应,认为一个人遭遇的事情是由他之前的行为导致的“报应”,而不是外在的“命运”决定的。所以,佛教反对宿命论。当一个人感叹自己“命不好”的时候,她用的就不是佛教的概念。

算命

既然“命”不是佛教的概念,那么“算命”也不是佛教的概念了。
实际上,佛教的戒律是严禁僧人给大众算命的——在佛教看来,根本就没有“命运”这个概念,那你给别人算命,你不就是骗人嘛!所以如果你遇到“僧人”说要给你算命、算卦、看手相,或者对你说“施主你的命数不好”,这个人不能算是个真正的佛教徒。
更有甚者,还有人号称能通过某种方式“改命”、“转运”(当然,“为了显示施主的诚心”,多少要收点钱的啦),这就更不属于佛教的概念了。因为佛教的“因果报应”指的是“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”,鼓励人多做善事、不做恶事。假如一个人原本做了恶事,注定要遭受恶报,结果花了一些钱、搞了一些仪式“转运”,就能避免自己承受恶报,那坏人岂不是太舒坦了?做坏事又能花钱免罪,那佛教岂不是成了收钱保护恶人的黑社会了么?

现在有很多僧人在说法的时候也使用“命运”这个词,但他们指的不是天定的命运,而是因果报应决定的“命运”。说一个人“命不好”,意思是这个人之前做过坏事,所以“命不好”。有的僧人也讲“转运”,这里的意思不是进行神秘的仪式,而是让人多做好事不做坏事。根据因果报应的规则,这个人以后受到的善报多了,自然也就“转运”了。

一 “一语成谶”

中国古人有一门叫做“谶(chèn)”的学问。“谶”就是预言的意思。有的谶用图画画出来,有的谶用文字写出来。

用图画表示的,叫“图谶”,比如《推背图》。
用文字写的呢,叫“谶语”,比如《烧饼歌》。

我们有个成语“一语成谶”,意思就是: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,结果一不小心就应验了,成了“谶语”了。

《老子》上却说:“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”[20][21]
中国古人相信人死后会变鬼。王充在《论衡》里质问说:如果人人死后都变鬼,那过去死过的人累积起来千千万,现在应该全世界满坑满谷都是鬼才对。那为什么凡是声称见鬼了的人,都说见到的只有一两只鬼呢[22]?王充又问,如果说人死后灵魂会变成鬼,那衣服没有灵魂吧,时间长了衣服就烂了。可为什么人们声称见到的鬼,都是穿着人的衣服呢。

注释:
[20]《老子》目前最常见的三个版本中,最早为郭店楚简本、其次为马王堆帛书本、第三为王弼注“通行本”。三版中,传世本最晚,但在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最为深远。本书讨论的《老子》,重点不在于老子本人的愿意,而在于“中国古代哲学家口中的《老子》”,因此在引文中,以“通行本”为主,附“帛书本”为参考。如无注明,引文均引自中华书局《新编诸子集成》,[]内为补文。《新编诸子集成》保留了原文的假借字和古体字,另标出本字和今字。为便于阅读,本书引文直接使用本字和今字,不保留原文的假借字和古体字。

[21]《老子》通行本第二十三章。《老子》帛书甲本《道经》二十四:“天地[而弗能久,又况于人乎]!”帛书乙本《道经》二十四:“天地而弗能久,又况于人乎!

[22]王充《论衡·论死篇》:“天地开辟,人皇以来,随寿而死。若中年夭亡,以亿万数。计今人之数,不若死者多。如人死辄为鬼,则道路之上,一步一鬼也。人且死见鬼,宜见数百千万,满堂盈廷,填塞巷路,不宜徒见一两人也。”

二 道家与佛教

道家

老庄认为,语言不能反应这个世界的本质。
在人类出现之前,那时候还没有人类的思维和语言,可世界早已经存在了。可见这个世界是超越人类语言和思维存在的。
或者说:语言是人类后天规定出来的东西,自然不能百分百准确地表达这个世界

语言描述是需要时间的。石头上一瞬和下一瞬的状态总有细微的不同,就算你能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某一瞬的状态,等你话说完,石头此时状态已经和你描述的那一瞬不同了。这就是老庄哲学的一个核心观点:语言不能代表真理,反而是对真理的歪曲。

《老子》说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”[6]又说:“多言数穷。”[7]
《庄子》说:“道不可言。”[8]
《周易》说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 。”[9]

老庄写的是哲学作品,是求真的。要求真,就必须辩论出是非对错。一个观点,对的就是对的,错的就是错的,不能含糊,否则这个学说就没有价值了。

《老子》说:“不言而善应”[10],《庄子》说:“辩不若默”[11]。在辩论中,不说才是最高的境界。

《庄子·养生主》说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。”说知识是无限的,学也学不完,那还不如不学那!

老子认为“道”在不断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[23]。这就是所谓的“物极必反”:阳早晚会变成阴,阴早晚会变成阳。盛早晚会变为衰,衰又早晚会发展为盛。

“万法缘起”

但佛教最基础的理论第一条:“万法缘起”,即万事万物都是因为一定的原因产生的。

因为“万法”指的是世间一切事物,因此这个本源也属于“万法”。又因为“万法缘起”,所以这个本源还有一个产生它的原因。那么这个本源就不是本源。于是可证:这个世界没有本源。

道安

中国佛学传播的两个主要人物:佛图澄及其弟子道安。

在拜佛图澄为师后,道安的威望与日俱增,很快就成为中国南北方共同尊崇的第一流的佛学家,尊贵无比的国师。

注释:
[6]《老子》通行本第五十六章。《老子》帛书甲本《德经》五十六:“[知者]弗言,言者弗知。”帛书乙本《德经》五十六:“知者弗言,言者弗知。”

[7]《老子》通行本第五章。《老子》帛书甲本《道经》五:“多闻数穷。”帛书乙本《道经》五:“多闻数穷。”

[8]《庄子·知北游》。

[9]《周易·系辞上》。

[10]《老子》通行本第七十三章。《老子》帛书甲本《德经》七十五:“不言而善应。”帛书乙本《德经》七十五:“不言而善应。”

[11]《庄子·知北游》。

[23]《老子》通行本第四十章:“反者,道之动。”《老子》帛书甲本《德经》四十一:“[反也者],道之动也。”帛书乙本《德经》四十一:“反也者,道之动也。”

三 和尚、比丘与头陀区别

“沙弥”:7岁至20岁的男性出家者。

“沙弥尼”:7岁至18岁的女性出家者。

“式叉摩那”(这个名字您不用记):

“比丘”:20岁以上的男性出家者。

“比丘尼”:20岁以上的女性出家者。

四 空

说一老一小两个僧人出门,遇到一个姑娘不敢过河。老僧人背姑娘过了河。过河后两个僧人一路无话,过了很久小僧人突然问师父:“您不是说不能近女色吗?怎么还背她过河呢?”老僧人就说:“我身上的姑娘很早之前就放下了,你心中的姑娘还一直没放下。”

老僧人这是在教育小僧人说,你刻意“不喜欢”女人,也是一种欲望,还是修行不够。因为你看见女人还害怕,还像瘟神一样躲避,这正说明了你对女人还有冲动。如果你能像我这样,跟不跟女人接近根本不在乎,根本没往心里去,那你的修行就更精深了[19]。

老僧人这番话说的不错,但其实还没到最高的境界。“空”是需要不断否定的,“空”这个字本身也应该被否定。对于“放下”也是一样。所谓“放下”,其实也是一种刻意的行为。比如有的人念念不忘“放下”两个字,一旦自己没放下,就痛苦,就难受,那这还是一种主观的欲望。如果对放不放下都不在乎了,那就又精深一层了。

真正的无欲,是既不“喜欢”,又不“不喜欢”。即“不在乎”的状态。

五 大乘与小乘

《西游记》都记得这么一段,唐僧在长安无遮大会上说法(无遮大会,指的是无论僧人俗人、贵族平民都可以参加,人人平等的佛教集会)。这时观世音菩萨变化为一个老和尚,对唐僧说,你讲的都是小乘佛法,我佛西天有大乘佛法。这才引出唐僧西天取经一事。

“大乘”和“小乘”这两个不同的佛教学派,来自于印度佛教的一次内部分裂。释迦牟尼传教的时候并不分大小乘。在释迦牟尼去世以后很多年,佛教徒对教义有了巨大的分歧,新出现的学派就管自己叫做“大乘”,管原先的学派叫做“小乘”。

在佛教中,大乘属于新派,小乘属于旧派。在这里,“新”和“旧”并没有褒贬的含义。这是因为固然在新派看来,旧派顽固守旧;但在旧派看来,自己才更接近佛法的原意。

大小乘在佛学上的主要一个分歧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不同。

小乘各宗有不同的观点,有些极端的观点认为万物实有,有些认为万物是彻底的虚无。而大乘认为,万物的本质是一种不能正面描述的状态,这个状态叫做“空”。

一说到大小乘的区别,大部分人会想到的是:小乘只讲自己修行,而大乘佛教主张普渡众生,帮助他人修行。

因此《梵网经》说: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。”

小乘认为,人跳出六道轮回之后,会成为“阿罗汉”,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终极目标。阿罗汉上面还有佛,这是凡人修行不了的。

大乘主张要有慈悲心。那么修行者就不能光让自己跳出轮回,他还应该让其他众生都修行解脱。对于那些修行到很高水平,又立志于普渡众生的得道者,大乘在阿罗汉之上,佛之下,增加了一位“菩萨”。

菩萨的特点是,菩萨都有大慈悲心,以普渡众生为己任。菩萨已经有能力成佛,但他们拒绝立刻成佛。而是许下一个心愿,叫做“本愿”,要等自己的本愿实现以后才能成佛。大部分菩萨许下的本愿,都是要让世间众生全部修行圆满。

鸠摩罗什译《金刚经》: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释玄奘译《瑜伽师地论》卷十九:“若以色量我,以音声寻我,欲贪所执持,彼不能知我。”

“二程先生一日同赴士夫家会饮。座中有二红裙侑觞,伊川见妓即拂衣起去。明道同他客尽欢而罢。次早,明道至伊川斋头语及昨事,伊川犹有怒色。明道笑曰:‘某当时在彼与饮,座中有妓,心中原无妓。吾弟今日处斋头,斋中本无妓,心中却还有妓。’伊川不觉媿服。”

注释:
[19]刘宗周《人谱类记》:“二程先生一日同赴士夫家会饮。座中有二红裙侑觞,伊川见妓即拂衣起去。明道同他客尽欢而罢。次早,明道至伊川斋头语及昨事,伊川犹有怒色。明道笑曰:‘某当时在彼与饮,座中有妓,心中原无妓。吾弟今日处斋头,斋中本无妓,心中却还有妓。’伊川不觉媿服。”

六 “六识”

中观学又称作“大乘空宗”,唯识学又称作“大乘有宗”。

佛教把我们的感觉活动分成“六识”。其中前五识分别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(触觉),很好理解,就是我们的感觉器官。第六识叫“意”,指我们的心理活动,这也很好理解。

佛教认为,种种山河大地,本质都是虚幻的。是哪来的呢?全是我们这六识产生的。
因为是这六识产生的世界,所以这六识又叫做“六根”。佛教说“六根清净”,意思就是说要让这六根不产生妄想,就可以认识到世界是虚幻的了。

我们都知道梦境虚幻不实,种种景色都是人的内心创造出来的,但是在梦里的人却觉得这些景色都是真实的。

唯识学说,我们生活的现实也和梦境一样,我们的所见所感,也都是自己内心创造出来的。我们误以为它们都是真实的,只是因为我们还生活在人生的大梦里,还没有醒来罢了。

七 《坛经》

治和武则天政权交替的年代。湖北的黄梅县有一位叫做弘忍的禅宗法师。有一天,弘忍让坐下弟子作偈子,以考察他们的水平。
弘忍的首席大弟子神秀先作了个偈子,写在墙上:
身是菩提树,
心如明镜台。
时时勤拂拭,
莫使染尘埃。

弘忍另有一位徒弟叫做慧能。他不识字,在拜入师门之后,只是被命令去磨坊干体力活。这一天慧能在别人口中知道了这首偈子,于是他也作了一首,托人写在墙上。偈子里说:
菩提本无树,
明镜亦非台。
本来无一物,
何处有尘埃[1]。

这两首偈子取惠昕本《坛经》。
敦煌本:
神秀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”
慧能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

注释:
[1]这两首偈子取惠昕本《坛经》。敦煌本为:神秀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”慧能有二偈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无台。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。”“心是菩提树,身为明镜台。明镜本清净,何处染尘埃。”宗宝本和惠昕本相同。契嵩本为:慧能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

八 八不中道

龙树的“八不中道”。

不生亦不灭,
不常亦不断。
不一亦不异,
不来亦不出。

佛教说:破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事物是存在的。这就是事物的本质,就是“空”,就是“佛性”。

九 五百次回眸

大乘代替小乘,小乘必须出家才能修行,但是大乘可以在家当“居士”,要受的戒律比小乘的更宽松一些。小乘只能修成阿罗汉,大乘则讲人人(除唯识一阐提外)都可以成佛。

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,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

推论:众生在每次擦肩以后,都得原地不动回眸500次才算完成任务。

十 四大皆空

从微观上说,佛教认为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有四种:“地、水、火、风”,合称为“四大”。我们常说出家人“四大皆空”,意思就是,出家人认为四大元素本质都是“空”,那么世间的一切事物,本质也都是“空”了。

人身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。

在佛教看来,记忆也是虚妄的色相,人在轮回时就像抛弃虚妄的肉体一样抛弃虚妄的记忆,这再正常不过。

六道以上的众生,从低到高是阿罗汉、菩萨、佛。

同样是佛,还有个成佛先后的问题。比如按照佛教传说,先成佛的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。但是佛教不是特别强调论资排辈,所以并不是说先成佛的就是老大。只不过闻道有先后罢了。互相之间是很平等的。

佛超越了一切理性概念,所以对我们来说,佛可以变成任意的样子,可以无处不在,可以在一瞬间知道全部的知识。总之是无所不能。

十一 知名佛分类

比较知名的佛一共有五位,有两种分类方式。
一个是按照时间分:过去佛、现在佛和未来佛。这叫竖三世佛。
这三位我们都介绍过:过去佛是燃灯佛、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、未来佛是弥勒佛。

第二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空间分:统治西方极乐世界的是阿弥陀佛、教化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是释迦牟尼佛、统治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是药师佛。

《西游记》常说“如来佛”。“如来佛”是什么佛呢?其实,“如来”就是“佛”的意思,是“佛”的另一种说法。所以阿弥陀佛可以说成“阿弥陀如来”,药师佛也可以是“药师如来”。只有一个例外,是密宗的大日如来习惯上不称为“大日佛”。

十四 “南无(nā mó)阿弥陀佛”

“阿弥陀”的意思是“无量”。所以阿弥陀佛还有另一个名字叫“无量寿佛”。道教的修行目标是长寿成仙,所以互相问候的时候,有一句问候语叫做“无量寿福”,祝福对方长寿、多福。结果因为发音相近,民间就渐渐把“无量寿佛”当成了道家的用语。包括《红楼梦》在内,道士见面都说“无量寿佛”,其实是张冠李戴了。

妖怪对唐僧说,师父,我来帮你取经!
唐僧很高兴,问,你怎么帮我啊?
妖怪说,我把你吃了,你不就立刻“上西天”了嘛!

外篇一 佛教解读

佛教还有一个说法。说早晨是天人进食的时间,中午是佛陀进食的时间,下午是畜生进食的时间,晚上是饿鬼进食的时间。出家人要效仿佛陀,所以只在中午吃饭。

原始佛教原本不允许造佛像[75]。佛教主张破除色相,而造像则是在创造色相,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么?所以释迦牟尼说,不可以做众生相,但是可以画死尸或者骷髅像[76]。因为看死尸和骷髅是在做“不净观”,是在破除色相,所以允许。

无论是算命也好、改运也好,这些都不是真正佛教相信的东西,出家人更不能靠占卜牟利[91]。带有佛像的雕塑、绘画也是只能赠送,不允许出售的[92]。所以只要那些僧人一说算命,一说卖你佛像,你就立刻知道这个人是假僧人,无论他再说什么你也不要往心里去了。

有人借着佛教祝福的名义找你要钱的时候,你就对他说:“大师,心外无境,我只求心诚而已。”

释迦牟尼不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神佛,而把自己当做先于他人开启智慧的老师。

注释:
[75]弗若多罗、鸠摩罗什译《十诵律》卷四十八:“白佛言:世尊,如佛身像不应作,愿佛听我作菩萨侍像者善。佛言:听作。”

[76]释义净译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》:“若画死尸或作髑髅像者,无犯。”

[91]昙无谶译《优婆塞戒经·净三归品》:“一切众生,皆由修善业因缘故,得受安乐,非年宿也。”释法坚译《阿难分别经》:“世间意,为佛弟子,不得卜问、请祟、符咒、厌怪、祠祀、解奏。亦不得择良时良日。”《般泥洹经》:“一曰邪见,不知今世后世,所作自得,好以卜占享祀求福。”鸠摩罗什译《大智度论》:“问曰:何等是五种邪命?答曰:……三者、为利养故,占相吉凶,为人说。”鸠摩罗什译《佛遗教经》:“仰观星宿,推步盈虚,历数算计,皆所不应。”鸠摩罗什译《梵网经》:“占相男女。解梦吉凶。……犯轻垢罪。”释玄奘译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·初分不退转品》:“不行咒术、医药、占卜诸邪命事。不为名利咒诸鬼神令着男女问其凶吉,亦不咒禁男女、大小、傍生鬼等现希有事,亦不占相寿量长短、财位、男女诸善恶事,亦不悬记寒热、丰俭、吉凶、好恶惑乱有情。”另见《第二分转不转品》,《第三分不退相品》。实叉难陀译《大方广佛华严经·十地品》:“菩萨住于正道,不行占卜。”尸罗达摩译《佛说十地经》卷二:“若是菩萨善莹初地欲求第二菩萨智地,……舍离种种占卜吉凶邪戒者。”释明旷删补《天台菩萨戒疏》中:“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。……三仰邪仰观星宿。”释印顺《印顺集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,第129页,《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》:“‘佛法’是彻底否定了占卜、咒术、护摩、祈求——印度神教(也是一般低级)的宗教行仪。”李炳南《李炳南老居士全集·佛学答问类编上·通问》,第8页:“业占相吉凶之事,而维持生命者,佛家谓之邪命。四众弟子,皆不应为,以其涉迷途而背正觉也。”另见第162页。李炳南《李炳南老居士全集·佛学答问类编中·析疑》,第599页:“扶乩属于鬼神之事,佛教最禁忌之。”

但要说明的是,就像佛经中的其他一些矛盾一样,佛经中也有一些占卜的记录。“工巧明”是佛教允许和鼓励学习的一系列教外知识,其中就包括了“占卜”。各类中国的佛教文献更是记录了大量僧人占卜灵验的神异故事。甚至于《苏婆呼童子请问经·下钵私那分品》中还有具体如何占卜吉凶的办法讲解。释赞宁《宋高僧传·唐百济国金山寺真表传》还记载了寺庙把求签占卜和寺庙的戒律结合在一起,占卜已然成了寺庙生活的一项固定内容了。就连玄奘本人也善于占卜。释赞宁《宋高僧传·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》:“复念在印度时计回程次,就尼犍子边。占得卦甚吉。”释慧立,释彦悰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卷九:“窃以八卦垂文,六爻发系,观鸟制法,泣麟敷典,圣人能事,毕见于兹。”慈恩寺内就有专职负责相面的“气色僧”。还有一部正经教占卜的佛经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。

对于这两类说法的矛盾,应当注意以下几点:第一,虽然佛教承认占卜,但是根据因果报应说,佛教显然是反对宿命论的。在佛教概念下的占卜,预测的不是人的宿命,而是根据该人之前的所为来预测他未来的果报。这个预测的结果是可以更改的。按照佛教的说法,可以通过多做好事和念经拜佛来更改。很多算命先生为了“改运”所做的各种神秘仪式,特别是不花钱就无法完成的仪式,是不符合佛教教义的。第二,中国历史上,多有一些僧人喜欢迎合大众而不顾忌戒律。与俗讲对大众的迎合一样,大众喜欢占卜祈福,自然有僧人逢迎而上。佛教在中国本地化的过程中,也有大量吸收中国本土占卜术的痕迹。第三,结合两种不同观点所出经文的权威性、历史地位、写作的动机不难分辨,反对占卜是主流观点。而对僧人占卜灵验的记录,恐怕多半是出自佛教自我宣传的需要。如王钦若等编《册府元龟》卷一百五十九载唐玄宗批评弥勒教的诏书中,说弥勒教徒“称解禅观,妄说灾祥,别作小经,诈云佛说”。固然这是基于意识形态的攻击,但是所批评的也未必就是捕风捉影。至于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,此经虽然收于《大正藏》,但来历还有一些争议,学者之间辩不清楚,暂且不提。特别要说明的是,密宗对占卜也有大量的阐述,对此不做评价。

从传统佛教理论上说,佛性超越时间,可以预知未来,占卜未来自然也不在话下。但既然按照因果报应,一个人的遭遇是由他的所作所为决定的,那么就算有人能占卜,这个占卜也不能决定当事人未来的吉凶。所以,就算不给钱,“得罪”了占卜的人,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坏事。如果担心未来会遭遇坏事,按照佛教理论,应该多做善事,多念经信佛,求助于算命先生是没用的。

[92]《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·问佛事品》:“问:‘比丘卖佛像有何罪?’答:‘同卖父母。’”

外篇之二:佛教的可信与可疑

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科学:能够被绝大部分人反复检验的感官经验,就是科学。

我们永远都不能确信佛教是真实的,或者确信是虚假的。从哲学上说,佛教有可能是真实的。肉体的质变,是灵魂离开人体引起的。

一百多年前,英国人艾勃特写过一本叫做《平面国》的小说。在这本小说里,他设想了一个只生活在二维平面的国度。里面的“人”都是圆形、三角形这样的几何图形。

二维世界的人因为只生活在平面上,所以它们不知道除了二维之外还有一个三维世界。但当我们这些

三维世界的人去干涉二维世界的时候,会发生很多让二维世界的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。比如在二维世界里,一个封闭的正方形就是一个全密闭的房子,房子外面的二维人不可能看到房子里面的事物,也不可能进到房子里。但是我们这些三维人,可以看到这个正方形里发生了什么,也可以把正方形外面的二维人直接拿起来(也就是拿到三维世界中),再放入到正方形里。这在二维人看来,我们三维人都是有超能力的神仙:可以透视一切事物,可以让二维人穿墙而过。

但是,没有和三维世界接触过的二维人,他们根据几千万年来的生活经验,不会承认在二维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别的维度。不知道咱们的三维世界比二维世界要丰富多彩无数倍。除非有一个三维人把一个二维人从二维世界中拿出来,拿到三维空间里。这个时候,这个二维人看到的就是一堆眼花缭乱,不断变换的二维图形。这些图形超过了他以往一切的经验,他觉得根本没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。当三维人把这个二维人再放回他的世界里的时候,这个二维人会激动地和他的同胞们讲:“我刚才在一股不可言说的神秘力量的帮助下,遇到了极其特殊的体验,我发现了一个非常美妙的世界,却没法用语言向你们描述。”

我们这些三维人,对于二维世界来说,是不是有点像神佛?这个三维世界,是不是像一个无法形容的佛国?

那么,假如我们之外还有四维、甚至更高的维度,如果那个世界里也有智慧生物,对于我们来说,他们是不是很像是全知全能的神佛或者上帝,他们的居所是不是像是佛国或者天堂?实际上,已经有很多科幻作家这么幻想过了[17]。

注释:
[17]刘慈欣先生的《三体》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写,写的是人类进入四维空间以后,对三维空间的观察。四维空间里的人对于三维空间来说,已经有了神的力量。虽然这只是小说描写,但是基于科学推理,值得一读:

“虽然一切都显露在眼前,但任何一个小范围内的一件小东西,比如一只水杯或一支笔,它们并列出来的细节也是无限的,视觉也接收到无限的信息,用眼睛看时,穷尽一生也不可能看全它们在四维空间的外形。”

“他们能看到星空,在各个方向上都能看到。”

“人们在三维世界中看到的广阔浩渺,其实只是真正的广阔浩渺的一个横断面。”

“感受高维空间感是一场灵魂的洗礼,在那一刻,像自由、开放、深远、无限这类概念突然都有了全新的含义。”

(刘慈欣,《三体Ⅲ·死神永生》,重庆出版集团,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1版,第193页-第195页)

-------------文章结束啦 ฅ●ω●ฅ 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------